你的位置: 首页>来访者园地>好文分享
    总有些人不想恋爱
    编辑: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17-03-23 13:53:57

    总有一些单身人士在宣布着“不恋爱”,“两个人降低了我的生活品质,那我不如一个人”。

     

    在欢乐之余,一个人刷手机之后周身又弥漫着孤单寂寞冷,想要找个人一起刷手机,出去看电影,逛街,吃美食。

     

    是否,两个人真的降低了他/她的生活品质?还是单纯地只是想避开过多的亲密。

     

    可能前者,但也透露着后者。

     

    “不能对一段感情投入太多,只是过客”,又时时这样抽离自己。

     

    “他也没有很爱我啊,我也还没有很了解他啊”,时刻提醒自己,试图这样封闭自己。

     

    与一个回避型依恋者恋爱,可能就需要接受漫长试探之路。慢慢地渗入对方的生活,并且包容对方。

     

     

    依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依恋类型的分类是根据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得出的,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Ainsworth &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注:第一个场景持续 30 秒,其余各场景均为 3 分钟。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上述研究方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20%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③ 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约占10%15%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因此,在孩子的信号和母亲的情绪表达间常表现出不一致。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Shaver(1987)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Shaver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以下是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典型表现:

     

    1 亲密恐惧 fear of intimacy

     

    回避型依恋的人们往往对于伴侣之间的亲昵行为很抗拒,比如牵手、拥抱、性接触等等。甚至有时伴侣对自己表达关心时,回避型依恋者都会觉得窒息到想要躲开。

     

    回避型依恋者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很高,关系的拉近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控制的恐惧感。他们在关系中也随时处于防御状态,准备着关闭自己的“情感阀门”,从关系中撤离。

     

     

    2 假性独立 pseudo-independence

     

    回避型依恋的人常常压抑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说自己“对谈恋爱不感兴趣”或是“谈恋爱好麻烦啊”,并且看似很独立,所以对他们来说,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是很困难的。

     

    即便在谈恋爱时遇到极端的应激事件,回避型依恋者也会竭力装作漠不关心。比如面对伴侣提出分手的威胁,他们可能也会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随便你啊,不行就分呗。”

     

     

    3 “花花公子”

     

    回避型依恋者的另一种特殊表现是:一直在寻找亲密关系,但也一直单身,总是撩完就跑。

     

    他们在恋情初期也会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和热情,但是一旦关系有进展,或趋于稳定,他们冷漠和退缩的特点就会显现出来,通过各种方法来逃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或是找借口分手。

     

    回避型依恋者的具体表现

     

    除了上述的主要特征,回避型依恋还通过很多种方式来表达。总体来说,压抑是他们常用的策略,虽然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避免对当下对亲密的渴望,例如:

     

    专注于挑剔伴侣的缺点

    美化前任,认为逝去的恋情是最美好的

    保持疏离,不进行自我暴露

    喜欢那些不可能交往的人

     

    回避型依恋者也有对于爱和依恋的需求,他们只是无法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对方,也无法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爱。

     

    回避型依恋是怎样形成的?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通常遭遇过父母的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

     

    如果母亲对于孩子的降生本身是不期待的、无准备的,甚至是充满了懊悔和失望,那么她可能就会冷漠地对待孩子,很少给予回应。

     

    然而儿童是天生需要母亲的爱和照顾的,但每次对母亲的依恋有渴望和需求时,他们都会因遭到拒绝而产生心理痛苦。

     

    久而久之,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们便会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回避一切依恋需求和亲密接触,并说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当回避遇到焦虑:来啊,互相伤害啊

     

    最可怕但也最常见的是,回避型依恋者很容易吸引到焦虑型依恋的人。一个对亲密有恐惧,一定要保持距离;另一个对被抛弃有恐惧,拼命拉近距离。

     

    又因为创伤的强迫的性重复,双方都沉浸在”你追我跑“这种熟悉的痛苦中无法脱离。

     

    通常,两人的真实需求都被表面的疏离、抗拒或者愤怒、焦虑所掩盖,相互不能识别彼此的痛苦,导致沟通上经常出现障碍,一件小事可以酿造成巨大的争执。

     

    我自己是一个回避型的人,前男友是非常典型的焦虑型依恋,他时刻想要和我保持联系,见面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他会想要认识我的每个朋友,完全的融入我的生活,但这让我特别恐慌,觉得他和我要像连体婴一样活着。

     

    我俩最大的分歧就在对于“休息”的定义上,他觉得俩人一起去咖啡馆待一会儿,或是到对方家一起看个电影是很好的休息放松的方式。

     

    但对于回避型的我来讲,当我说想休息,就意味着“我想一个人呆着”,我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能理解“见面是一个很耗神的事”。

     

    在我们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是提要求,想要进一步再进一步,而我总是在拒绝,想要退一步再退一步,拒绝的同时感到内疚,又感觉对方不了解自己。焦虑型与回避型依恋交往的日子啊,真的是互相都很痛苦。

     

    怎样和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

     

    如果你喜欢的人、交往的人、你的伴侣偏向于回避型依恋,那么以下是一些在与他们相处时的建议:

     

    1 不要强迫他们

    如果回避型依恋的伴侣对你若即若离,很排斥你的接近的话,那么首先不要强迫他们接受。

    强迫或者暴怒只会让他们处于更加激烈的压力状态下,变得更加退缩。

     

    2 帮助他们认识并接受自己

    我们能够做的,是努力去帮助回避型依恋者更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规律,比如在哪种情况下容易让他们产生回避,哪些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亲密举动等等。

     

    3 说出需求而不是玩“套路”

    如果你和他人相处往往在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但却反复发生,导致你总是产生疑问:“怎么老是这样?”“Ta为什么总是躲着我?”

    这可能是因为你们一直在玩「心理游戏」(mind game),双方进入到一个无限循环的“套路”中,无法打破沟通模式。

    关于心理游戏不多赘述,想要打破这种模式,我们需要察觉并表达出自己真实的需求(authentic needs),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时刻,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应付对方。它需要我们不断练习。

     

     

    回避型依恋的人还"有救吗"

     

    后台常常收到很多留言,都有着同一种诉求:“我是回避型/焦虑型/恐惧型(都属于不安全)依恋,我该怎么办?我还有救吗?”

     

    我们并不提倡一个人需要“纠正”自己的依恋模式。每一种依恋其实都是通过自身经历而形成的防御模式,一个人之所以会选择回避亲密关系,那一定是这种方式在之前的某一刻保护过Ta,产生了积极的反馈。

     

    依恋模式确实是影响深远的,但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我们可以通过自省和调整,来减少依恋模式中带来负性影响的那些方面。

     

    DanSiegel博士认为,通过理解早年的经历(making sense of your story)可以来逃脱被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定义和禁锢的境地。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去写自我小传(coherent narrative),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并且重新审视这些经历的原因。

     

    例如,“父母对我的冷漠并不是因为我不可爱,可能是他们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通过重塑经历,来产生新的认知。

     

    Dan Siegel所说:“通过理解过去的自我,我们可以解放当下的自我,并赋予未来的自我以力量。”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