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来访者园地>好文分享
    我曾恨我的父亲不是个“英雄”
    编辑: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21-04-10 14:52:30

    江西上饶学校小学生被杀事件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事情的真相完全被还原之前,笔者无法多做评判。只是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自己的父亲。

     

    在我小时候,我也曾是被欺凌的对象。女生之间的欺凌不像男生之间的殴打或推搡,至少能在身体上留下淤青或疤痕作为日后的呈堂证供,而是有发言权的大姐头组织一个小团体,将你排除在外,一群人在说话偏你来了就散开,挤眉弄眼暗戳戳做些小动作,操场上一群人把你围在中间骂,骂哭了还不能让班上的同学看见,把你往花坛一推,说:偷偷哭去,被人发现了叫你好看!。而受到这一切差别对待的原罪仅仅是因为我是从别的班转来的,之前和她们没有情感基础。

     

    长大之后我在微博、贴吧、知乎看过很多关于家长如何解决童年霸凌的故事,都很解气,那些家长仿佛天降之神,披着正义的光辉去解救自己的孩子于苦海,但我也想到自己的父亲,他在那个时候选择息事宁人,我一度觉得他懦弱,怂,不是一个父亲该有的硬汉形象。

     

    我还记得那天放学,我拿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故事书看得入迷,同学们都陆陆续续走光了也没发现,突然我的书被夺走,抬头一看,是那个女生:这书我先拿去看了,还有今天我值日,你帮我扫一下地

     “可那不是我的书,是我朋友借给我的

     “哎呀,那等我还你你再还给她嘛!她消失在教室的门口。

     

    我一边扫着地一边想着,如果那是自己的也就算了,抢去就抢去吧,可是那是朋友借我的,有借就要有还,我得攒多少天的零花钱才能买一本书还给她啊。

     

    又过了几天,朋友来催我了,我只好支支吾吾地告诉她:还,还没看完,明天就还你啊~”

    我害怕,不敢开口去问那个女生,但是没钱再去买一本赔给人家的窘迫战胜了这种恐惧,我磨磨蹭蹭走过去小声问她那个,你还记不记得,上次从我这拿的书?” 

    她翻了个白眼哎呀!我忘家里了

     

    那个时候我并不怎么和父母说在学校里的不开心的事,但明天就要把书还给朋友的这个诺言好像一把剑悬在头顶,怎么办,我没有钱去赔一本书给我朋友了,我总不能去偷去抢吧。我只好去向我爸求助,他刚吃完晚饭,躺在凉椅上剔牙,听了我的话,沉默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半晌他终于开口了:那咱们散会步再去她家找她把书拿回来好吗?可能这会人家还在吃饭呢。

     

    我并不知道那个女生具体的地址,只是站路队回家的时候先经过她家附近再回我家,于是我们在附近打听了好久,才终于敲响那扇门。父亲让我等在楼梯转角的地方,敲了三下,里面有人声嘈杂,但没有人来开门,又敲了一下,终于门被哐当一下拉开,一个粗壮的男声悬在我的头顶你找谁啊?父亲耐心地和他解释着前来的目的,却被打断,只听见几句含混不清的什么都是孩子…” 然后门又被砰一下关上了。

     

    父亲扭过头看我,耸耸肩露出一个尴尬的笑,他牵着我走下楼,手心全是汗,我抬头看他,他头上也全是汗。我不解,委屈,甚至愤怒!为什么他不表现得强硬一点,像个男人一点,为什么那家人不占理还这么霸道

     

    这样吧,爸爸给你买一本新的,你去还给你朋友吧

    听到这话,我的不满和愤怒都变成了酸楚的眼泪:为什么要咽下这口气?为什么要守规矩的人去为不守规矩的人承担责任?

    那时我八岁,我想不明白这些问题。

     

    “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他只是这样说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在我心中都是一个息事宁人、唯唯诺诺,不敢与人正面抗争的形象。或许他善良正直,不好与人争强,但他是个软蛋,不是个英雄。

     

    直到有一次我和室友聊天又说起这个故事,我恨铁不成钢地控诉: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怂,我真想穿越回去帮小时候的我揍那女孩家长一顿!意料之外的,室友这次却没有同意我的看法,沉默良久,她说:可能你爸爸只是在换个方式保护你呢。

     

    什么意思?” 我一时反应不过来。

     

    对方已经是不讲理的人了,如果还去硬碰硬的话,受伤的反而是自己吧室友淡淡地说。

     

    我一下愣住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故事的解释会是这样,但同时我又突然觉得自己很混蛋,为什么会这样想自己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被欺负,他的心里应该也会不好受吧,他的愤怒也不会比我少,但是在和对方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他没有将内心的戾气和不满释放出来,而是用一种看似软弱的方式往回退了一步。少年人或许只想逞口舌之快,他的心里却考虑得更多:不想在自己孩子心里留下暴力的种子。

     

    看到那个新闻的时候,我只感到可惜。为那个死去的男孩,为那位父亲,为那个女孩。我没有立场去指责这位爱护孩子的父亲,因为在我不知道的真相里,或许这位父亲真的觉得自己的女儿受到了太多的欺凌而申诉无果;同样我也绝不能说他做得对,因为在法制社会里杀人确实是犯罪。只是如果在那个瞬间他能让理智约束住愤怒,或者,有限度地表达愤怒而不是让自己完全被情绪操控,也不会导致现在的结局。以暴制暴,是穷途末路的做法,至少在法治社会,不是可取的做法。

     

    最后,将心比心地思考,我无法轻飘飘地说出一句:我们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作为总结性的话语。我们尊重死者,但生者也应当吸取教训。因为这次悲剧的发生是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校园暴力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负面情绪的疏导、每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而这篇文章只是粗浅地涉及了其中一个方面,希望以后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THE END-- 


    本文转载原创: 李雪琪 天津大学心理中心

    如对本文文字、图片版权有疑问

    请联系584217022@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哦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