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来访者园地>好文分享
    妈妈(爸爸)为什么如此待我?
    编辑: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17-09-26 16:10:53


    认同“父母皆祸害”的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如此待我?”。


    他们不爱我么?


    当旁人说应该原谅父母、与父母和解的时候,他们会很愤慨:“说得轻松,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甚至,他们会去攻击持“和解”态度的陌生人。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子的死循环,关注南京心理咨询了解更多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边缘型人格障碍约占人群的2%-4%,边缘型人格者(达不到人格障碍,但有此种人格特质)还要更多。他们常常会这样:


    A、混乱,自我知觉不稳定


    由于缺乏明确的自我认知,边缘型人格者面对外部世界时就会出现混乱,反复无常。


    前一分钟她还质问,“你怎么没朋友呢?”后一分钟听说你真的要去女同学家聚会时,她却破口大骂,“小贱人,整天就想着怎么撒谎和男孩子约会!”


    你要苹果,她说香蕉好;你要香蕉,她又说苹果好;不做,骂;做了,还是骂。她到底想怎样?


    你永远无法讨好这样的父母,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对子女的影响:逃避现实


    由于常常处于一种不可预知的状态,子女们会在现实或心中寻找一个避难所。


    一个女孩,总是在母亲大发脾气时赶紧躲进衣柜里,并告诉自己“我不在这儿”。经常给自己洗脑的结果,是她真的丧失了很多儿童时期的记忆。


    成年后的子女也很容易沉浸在白日梦中,他们会把周围的情况或者别人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演变成期待完美,结果更容易失望和逃避。


    B、虐待和忽视


    边缘型父母情绪十分不稳定,而且很容易冲动。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上升到“你死我活”,引发暴力。


    而且,他们还可能有滥用药物、酗酒、赌博、滥交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自杀。


    父母连自己都搞不定,哪有余力爱护孩子?表面的强悍之下,是内心的空虚。


    ——对子女的影响:创伤应激反应和慢性病


    朋友很小就得了胃病,她说最害怕吃饭,因为每天只有这个时候必须和爸爸坐在一起,又无法揣测他的心情如何。


    如果他心情不好,会挑她的毛病;有时候本来心情还不错,但只要不小心说错一句话,爸爸就会突然拉下脸来。


    从小到大,数不清在餐桌上被骂哭过多少次;如果哭出声,还会立刻被制止,爸爸不喜欢她表达任何情绪。


    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低着头、盯着眼泪一滴一滴落到碗里,很努力地把米饭全都填进嘴里的情景。


    长期处于肉体或者情感虐待之下,子女们不仅容易患上和压力有关的慢性病,还有可能受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的困扰。


    平时比较冷静的朋友在提起父亲的时候会突然失控、痛哭,尽管早已经不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还是能感觉到那种令人压抑的窒息感。


    一个动辄就乱发脾气的父亲,却要求女儿不能表露出一丝一毫的委屈或者愤怒;女儿的感受都会被批评、无视或者否定。实际上,这个父亲只是想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和转移到女儿身上,而不是接受女儿本来的样子。


    C、角色颠倒


    边缘型父母的内心感觉是“我很脆弱很无力,就像个小孩子”。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童年经历过创伤,想任性地再做一回孩子。他们会要求子女照顾自己,并且因为一点不如意就骂子女对他们不够好。


    本该被他们照顾的孩子,只好反过来去做他们的父母。


    某名人的父亲爱上了别人,母亲在女儿面前指责父亲,并常常表现出自己是多么的可怜。在这种不断的强烈暗示之下,女儿决定为妈妈出头,为此和关系不错的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引起父亲对她的暴打,并彻底离开家庭。


    父亲一离开,母亲又责怪女儿搞砸了一切。不久,母亲自杀了,女儿则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处理夫妻矛盾明明是母亲的责任,这个母亲却让女儿卷入其中。每个角色都有每个角色应尽的职责,颠倒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对子女的影响:忽视自己


    这类子女很早就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人,特别是,他们感觉对父母的债永远也还不清。


    优先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把自己放得很低;因为觉得不配得到爱,很难感到快乐和满足。


    他们,是没机会做孩子的孩子。


    D、边界不清


    边缘型父母常常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他们的自我极其需要依赖关系来界定。


    为了拥有更多的关系,他们会表现出很“迷人”,无论是外面的人还是子女都很难抗拒;可一旦真的靠近,他们又很容易感觉到被拒绝和伤害。


    他们太害怕被抛弃,所以非常热衷于控制,紧紧和孩子捆绑在一起。


    他们干涉孩子的生活,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和谁结婚。拒绝Ta,你就是坏孩子。


    他们喜欢侵犯子女的隐私,包括不尊重隐私物品,随便把孩子的东西送人;分享不该分享的隐私,比如有的母亲要求儿子将婚姻生活中和老婆相处的细节和盘托出;严重的,还会有身体虐待和性虐待。


    如果子女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会觉得遭到了背叛,轻则哭闹,重则以死相逼。


    ——对子女的影响:如履薄冰


    子女们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无法在和父母保持关系的同时还能独立生活。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都有可能触发父母的不安全感。


    所以,一些孩子学会了小心翼翼,尽量不要刺激到父母;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学会了反叛,甚至用自伤和自毁来对抗。


    有个已经50岁的女儿说有时候真希望母亲死掉,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自由。但她这么想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罪恶感。


    为了保全自己,只能远离,可仅仅这么想就能让子女愧疚无比。总是大声强调“我没错,他们就是不可原谅”的子女,也许正是想用表面坚定的态度来对抗心中的不安。


    E、自恋


    边缘型的父母常常无视子女,因为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这一点自恋型的父母也有。)


    对于边缘型父母来说,儿女满足他们的要求最重要,至于他们自己怎么想,那是很不重要的。正因为觉得自己才是对的,所以随便给孩子扣帽子,比如“你根本不知道感激。”其实,这都是他们自己想法的投射。


    ——对子女的影响:犹豫不决


    从儿时起,子女就知道不能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父母需求之前。而且,父母永远是对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子女逐渐养成了不信任自己的习惯。他们总是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决定,怀疑漏掉了什么东西没有考虑。他们没办法分辨自己真实的感受。


    边缘型人格父母对子女有持续性的影响,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称这种影响为“不安全情感依附模式”。这种子女即便将来身处安全环境中,也会缺乏自信,并且否认自己需要别人支持和照顾的事实。因为从小他们就学会了不能和别人太亲近,也不信任别人。


    深受“祸害”的孩子难以原谅,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好像特别“大逆不道”,但实际上这正是他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会在家中情感虐待自己的小孩?


    因为,他们也是弱者。他们渴望完美,但维持外部世界的成功已经让他们用尽了全力,当面对真实自我的时候,只剩下挫败和慌乱。


    无法控制的情绪,无可避免的空虚,无处安放的自我。除了在剥削弱小的孩子之中,勉强找到一丝强者般的控制感,他们还能依赖什么呢?


    父母是这样的人,真的很不幸;但,身为“祸害”本身,父母同样很不幸。


    施虐者和受虐者常常是同一个人。当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很有可能也曾遭受过同样的、甚至更可怕的折磨。


    这种父母的“祸害”,并非主观故意。就像要溺水的人,在拼命挣扎的过程中,只能抓住离得最近的人,根本无暇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你多么优秀、多么善良,无论你曾如何努力对父母好,都不能改变受害的命运。因为决定权在于他们,而你的父母,偏偏就是这样很难改变的“病人”。


    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了解,才能明白愤怒的来源。


    比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当你深深理解这场亲子关系中每个角色无能为力的悲哀时,才能真正接受和释怀,终止被“祸害”的命运。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子的死循环,关注南京心理咨询了解更多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南京悦慈心理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sos900.com

    公益电话:400-088-1118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