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来访者园地>案例分享
    父母死了,我也可以死了
    编辑:南京心理咨询 来源:www.sos900.com 发布时间:2016-09-02 13:01:23

    H是一位不满20岁的小姑娘,虽然天真还写在她的脸上,但她已经快为人母了。虽然现在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但问题是H的父母觉得她的男友很不靠谱,所以不同意她与男友结婚和生下这个孩子。

    对于父母的决定,H也觉得无所谓,只是她说:如果不让她与男友结婚,那么她的生活就会再次回到认识男友以前的无色彩的生活中去。因为只有和男友在一起,她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的,而在认识男友之前,她的生活都是灰暗的。她说,其实她也不爱男友,只是只有跟男友一起的时候,她才有一点点做事的动力。如果不跟男友在一起,她就什么也不想做了。

    H说她是爱这个孩子的,但是,如果她不能跟男友在一起,她也不会生下这个孩子。

    H的梦里,或者是她清醒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她救了某个人,然后自己死了;或者是,她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然后她死了。

    在整个的咨询过程中,她一直是嘻笑着的,她说她觉得她的生活很好,前提是要跟她的男友在一起,哪怕这个孩子要与不要都是无所谓的。在其中,有个情景让我挺震动的。她的母亲说到,有一次她送H回家(H的父母离异了,H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但母亲可以探视她),当时H怎么也不肯回家,她母亲说就象那个家是个鬼屋似的,说当时旁边的人看了都掉泪了,觉得这孩子好可怜。H的母亲在说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我听了眼泪也出来了。但H一付根本无所谓的样子,一直笑嘻嘻地看着她母亲说,好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

    这其实是一个情绪给压抑到极点的个案,H在笑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开心,但这已经是她的习惯了。她好像也没有其它的情绪,也不能做任何决定,一切只听父母的。她说,她不想父母为她操心,等她到了四十多岁,父母死了,她也就可以死了。

    H这样的个案,其实真不叫“个案”,可以说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在这种状态下。由于H的家庭条件很好,她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她每天只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睡睡觉,其它就不用干什么了,她也不想做。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是不是很多人理想的生活,但我听了直心疼,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没有什么生命力的生活。但是,我对于H却无能为力,她已经压抑到连痛觉几乎也没有了,她是没有求助的愿望的。而且,她也不想改变,因为如果改变的话,她是会感觉到疼的,她怎么会要疼痛这样的感觉呢?!

    对于这样的个案,我常常感到非常无力,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改变的动力,而是家人希望他们甚至逼迫他们去做改变,那这样的个案是很难有效果的。

    在中国,现在这样的情况非常多,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一直在打拼,然后用钱去弥补孩子,其实是在减轻自己的内疚。而这并不是孩子需要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正的关心、父母的爱,但许多父母却给不了,因为他们自己也缺着呢!父母以为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孩子,所以,当我们对他们说给孩子多些爱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愤怒——他们会说,我那么辛苦还不是为了TA;我都给他买了房子了;我都已经给TA买了车子了,等等。他们并不知道,对于缺爱的孩子来说,你能认认真真地陪伴孩子半小时(是全心全意地陪伴,而不是只是人坐在孩子身边),可能比你给孩子买辆车还让孩子更感到开心呢!在这半小时里,哪怕你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完全地倾听孩子,或者全身心地陪着孩子玩或看着看着玩(不是孩子在玩,你在看手机或者接客户电话或者神游),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做过很多的努力,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保持学习成绩好(这招对许多父母来说都有效);做个乖孩子;讨好;调皮捣蛋;偷东西;甚至生病,等等。孩子们会不知不觉地试着各种方式,一旦他们发现某个方式很有效,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反复使用这个方式。而某种方式使用多了,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模式(除非他们能意识到,并去改变)。

    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更痛苦,因为他们可能试过了各种方式,却都不能得到他们需要的爱,最终他们没有办法了,只好自己给自己做个“壳”——一种自己能够保护自己的方式。他们的共性是,他们学会了压抑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而只以笑来示人,因为从小他们习得了“笑”能让他们周围的环境变得好一些——一种虚假的好。情绪压抑到最极致的结果就是“心死”了。要救活一颗“死”了的心,该是多么困难呀!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